[壹手陪你看电影]肖申克的救赎

[壹手陪你看电影]肖申克的救赎
今天和大家分享的电影来自于1994年的《肖申克的救赎
说来奇怪,《肖申克的救赎》这部以监狱为背景的影片竟让我们感到温暖, 因为影片使我们融入了一个大家庭。很多电影都能令我们得到感同身受的体验以及轻快肤浅的情感冲击,但《肖申克的救赎》却是放慢节奏,深人探究人性。影片运用旁白者冷静并洞悉一切的声音,把我们引入故事中,仿佛我们也成了这群囚犯之中的一员。与大多数影片相比,这部电影更为深刻,它探讨的是建立在友谊与希望之上,一生持之以恒的追求。

[壹手陪你看电影]肖申克的救赎
[壹手陪你看电影]肖申克的救赎
[壹手陪你看电影]肖申克的救赎
[壹手陪你看电影]肖申克的救赎
[壹手陪你看电影]肖申克的救赎
[壹手陪你看电影]肖申克的救赎
[壹手陪你看电影]肖申克的救赎

电影十分有趣的一点在于,虽然主人公是在狱中服刑的银行家安迪·杜弗兰(蒂姆·罗宾斯[Tim Robbins]饰),但是整部电影都没有从他的视角讲述。电影的开篇场景是安迪遭到指控谋杀他的妻子和妻子的情夫,被判两个无期徒刑;而接下来,就完全转向了另一个视角,展现监狱的浮世绘,尤其聚焦在另一位被判无期徒刑的犯人艾利斯·瑞德(摩根·弗里曼[Morgan Freeman]饰)。 正是瑞德回忆了见到安迪的第一印象(“弱得好像一阵风就会把他吹倒”),他还预言安迪将无法在监狱中存活下来,不过他的预测并未成真。

从安迪登上汽车被运往监狱开始一直到电影结束,我们只看到了其他人对他的看法——比如后来与安迪结为好友的瑞德,年长的监狱图书馆管理员老布魯克斯,贪污腐败的典狱长诺顿,以及狱警和其他囚犯。瑞德在片中代表了观众。我们与瑞德感同身受,而最终的救赎也就是瑞德的救赎。安迪的经历告诉我们,一定要坚持信念,不放弃希望,耐心等待时机,静静寻找机会。正如他对瑞德所说:“我觉得人生可以归结为一种再简单不过的选择:要么汲汲而生,要么汲汲而死。”

就影片结构而言,我认为关键的一点在于它的重心并没有放在主人公本身,而是着重描绘了我们与主人公的关系——比如我们对他感到好奇、同情、由衷的赞赏等感情。假设影片是围绕主人公安迪展开的,通篇都在讲述他是多么勇敢坚定、百折不挠,那么电影就会落入俗套,也就失去了神秘色彩。不过事实证明,我们在观影过程中,一直对安迪保持着浓厚的好奇心。我们不断猜测: 他真的杀了这两个人吗?为什么他几乎不与任何人接触?在监狱的广场上放风时,为什么其他人都拖着沉重的步伐,唯独他可以悠然自得,仿佛是一个自由的人在漫步一般?

观众希望在电影院享受到激情快感,因此如果电影名字能够挑起观众的 兴奋感,影片通常都会卖得很好。对于与“赎罪”相关的电影而言,人们一般 都会抱着审慎的心态,《肖申克的救赎》就受到了同样的待遇,单看电影名字, 很多人并不期待能欣赏到一部伟大的作品——听起来太按部就班了。但是在当今社会,人们总是对那些传递希望的事物趋之若鹜,所以只要一部电影做到了这一点,即使上映后并没有立即受到观众热捧,却很有可能保持着长盛不衰的生命力。

《肖申克的救赎》于1994年九月在多伦多电影节首映,并于数周后上映。影片虽叫好却不叫座,上映之初只获得了180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,甚至还不足以收回成本。后来影片荣获了七项奥斯卡奖提名,包括最佳电影奖,但在此之后也仅仅又获得了区区100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。

《肖申克的救赎》在院线没有取得什么进展。它的标题很糟糕;内容又是牢狱题材,不受女性欢迎;片中几乎没有打斗场面,演员虽口碑良好却不是什么大牌明皇;而且全片长达142分钟。显然,这部电影需要口口相传才能赢得一批忠实观众。事实上也的确如此。影片票房虽然进展不快,却一直在稳步增长,可惜随之就从院线撤下。如果影片还能继续上映的话,可能票房会在接下来的数个月内持续增长。不过事实上,电影反而在另一个竞技场大放异彩。

它在音像市场和电视屏幕上获得了巨大成功,赢得了大批观众,至今这已经成为家庭影院历史上的著名案例。在五年内,《肖申克的救赎》创造了奇迹,在音像市场和出租市场成为畅销片,而这完全归功于喜爱这部影片的观众。1999年四月,《华尔街日报》发表了一篇关于“肖申克”热潮的评论文章。此时, 这部电影已经在互联网电影数据库(IMDB) “史上250部最佳影片”的投票中跃升至第一位,它的排名始终保持在前五位。

民意投票和出租热都反映了这部影片是多么受欢迎,但这并没有解释为什么人们如此热捧《肖申克的救赎》。也许是因为它不仅仅只是一部电影,而且让人们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。电影确实包含娱乐元素(比如另一个监狱的狱警穿着棒球服排队等着安迪为他们报税)。但影片大部分时间都在静静讨论人生哲理。暴力镜头(比如安迪遭受性侵犯的场景)是用一种客观的视角陈述, 而不是作为噱头加以利用。电影没有对安迪的苦难施以浓墨重彩,在他遭到毒打后,影片谨慎地釆用了中长镜头,并没有特写他身上的伤口和淤青,而是为他留出了空间,正如他的狱友一样。

摩根·弗里曼扮演的角色串起了整部影片的灵魂。我们看到,他经历了三次假释听证会,分别是在他入狱20年、30年和40年后。在叙述第一次听证会时,影片巧妙地耍了个小花招:一开始,我们先是看到安迪被判刑,接下来就是假 、释委员会的画面,我们以为假释委员会是要听取安迪的辩词。但事实并非如此, 我们见到的是瑞德,这是他首次出场。在第一次听证会上,他竭力向假释委员会证明自己已经改过自新;在第二次听证会上,他只是走走过场 ;到了第三次, 他对所谓的“改过自新”嗤之以鼻,但正因为如此,他的灵魂获得了自由,最终委员会同意了假释。

然而,出狱之后他又要面对新的问题。在高墙内,瑞德是国王。他是监狱中的权威人物,有办法搞到任何你想要的东西,无论是一包烟、一个石锤,还是一张丽塔·海华丝的海报。但在监狱外面,他没有地位,没有身份。我们已经看到了老图书馆管理员(詹姆斯·惠特摩尔[James Whitmore]饰)的下场—— 孤独一人,通过死亡获得了自由。影片的最后一幕感人至深:安迪帮助瑞德获得自由,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安迪再次用信件和明信片遥控这一切。

弗兰克·戴伦邦特是这部电影的编剧和导演,故事改编自史蒂芬·金的小说。他的电影具有一种悠然自得的气度,这是大部分电影所不敢冒险采用的手法。 影片的节奏正如弗里曼的叙述一样慢条斯理、深思熟虑。好莱坞向来有这种观念,观众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,所以必须用不断的新点子吸引他们。但我认为看这类电影时很难不留意时间的流逝,而《肖申克的救赎》却能深深吸引我们, 让我们融入故事中,使我们丝毫意识不到自己只是在看电影。

影片的对话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。蒂姆·罗宾斯把安迪演绎成了一位少言寡语的人,总是轻声说话,并不很吸引别人的注意。他能够在多年内保持低调, 然后突然做出壮举,比如他不顾一切在监狱里播放莫扎特《费加罗的婚礼》的一段咏叹调。(镜头缓缓划过正在广场上放风的囚犯,每个人无不为音乐所深深迷醉,仿佛在聆听人间天籁般,这段镜头成为影片的最经典桥段之一。)正因为安迪不刻意拋头露面,或夸张地表达自己的情感,所以他才更加充满魅力—— 人们总是更愿意去揣摩角色的内心想法,而不是被简单告知。

罗杰·迪金斯的摄影非常巧妙,毫不炫技。开场的两个镜头——一个从直升机上拍摄,另一个从下向上拍摄高墙——构成了监狱的场景。画面总是伴随对话出现,丝毫没有喧宾夺主。托马斯·纽曼的配乐为影片渲染了气氛,而不是透露情节。在一名年轻的囚徒讲述另一个谋杀犯对自己罪行的描述时,开头的谋杀画面伴随着深沉的低音提琴重现,为影片增添了一丝微妙的色彩。

导演戴伦邦特从旁观者的视角构建这部电影,他既没有添油加醋,也没有允许抢戏出现。实际上,你在这部电影中找不到任何抢戏的镜头,所有演员都老老实实地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,没有越界,故事有序地展开,这种叙述的节奏本身就象征着监狱中度日如年、时间仿佛停滞般的生活。

“当他们把你关在牢房中,”瑞德说,“当铁门‘膨’的一声关上,你才知道这一切都不是闹着玩。以前的生活眨眼间就灰飞烟灭。你一无所有,唯一拥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时间去怀念过去。”重新回顾这部电影,我的赞赏之情比起第一次看时更是有增无减。好电影往往越看越喜欢,正如好听的音乐百听不厌一样。有人说,生活就是一座牢狱,我们正如瑞德一样,而安迪救赎了我们。一切优秀的艺术都在阐释比它所承认的更深刻的哲理。

——Roger Ebert

THE END